每个人对“数字化转型”都有不同的理解,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渠道深入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措施和成果效果。自2019年12月4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与爱莲书院达成合作共识,“数据艺术工作室”成功入驻爱莲书院,期间工作室与爱莲书院密切沟通,本着“互助共享,师生共长”的原则,通过组建团队、凝聚双方育人特色等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头脑风暴会议和实践教学指导。
育人为本,双翼齐飞。数据艺术工作室主要基于书院生活,以书院功能室管理数字化建设为初衷,开发校内服务型、便捷型、工具型小程序,实现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旨在通过解决校园实际问题,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探索优化育人模式,实现学生成长和文化共建的双向发展。
携手并进,继往开来。在王哲、宋慧慧等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的成员们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以小组形式,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进行组队学习,见贤思齐,通过自主自律的有序组织,一起学习爬虫+数据分析、办公自动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技术。
定位书院,特色培养。由王哲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发的移通学院书院功能室借阅系统,于2021年3月正式上线,该应用在微信“指尖移通”小程序上成功衔接全校各个书院借用系统,全面提高了书院功能室的借阅率和准确率,改变了传统的线下纸质版填写模式,开创了功能室借用快、效率高的新局面。据统计,书院功能室借阅系统上线以来当周访问量达685次。数据的显示不仅展现了全校师生对各书院功能室借阅的需求动态,也助力同学们实现了快速借阅,减少了中间多项繁冗环节,增强活动组织者的使用体验感,直达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书院生活。
及时勉励,不负韶华。数据艺术工作室是一个学术性质的科技服务型项目工坊,是学校数据挖掘科学人文实力的体现。其中工作室成员:刘杭、陈功、赵瑞坤等同学一直以长期思维鞭策自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帮互助下,乘着前景无限的数据时代潮流努力前行。伴随着我国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工作室与书院制的精准融合,也将赋能更多书院师生,提升同学们数据挖掘技术水平和与商业应用结合的实操能力。
数据艺术工作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朋辈互助为牵引,促进书院学院师生多维互动,不断实现融合提升,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专业学科能力以提升书院信息化服务能力,推进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书院共享社区定位。大数据时代的魅力在于预言家的存在,但不是漫无边际的猜想而是科学的分析。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初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变化,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也变得尤为复杂和重要,而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与爱莲书院的融合,必定能带领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大数据相关知识,能利用python进行数据科学分析,无论是在校园或是走出社会,都能凭借所学知识创造出大数据社会所需的数据财富!
撰稿:曾愿
摄影:曾愿
爱莲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数据艺术工作室供稿
书院部转稿
上一条:【地域研究】移通“护照”,护我通行
下一条:【学院风采】交流促合作,协同共发展——记大数据与软件学院“3+2”贯通分段培养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