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远景开放周】三校教师聚远景,重大专家共对话——重大博雅学院副院长唐杰教授开展座谈会

2021-05-31

教师专家齐聚共话通识教育

5月26日,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副院长唐杰教授及骨干教师一行四人到访移通,参加远景学院举办的通识教育交流会。会议围绕文理学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通识教育、书院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伊始,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就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办学理念、学校定位、育人目标以及通识教育和远景学院发展历程向各位老师进行了介绍。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唐杰教授高度肯定重庆移通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他认为重庆移通学院不管是理念还是实际执行层面已经走在了许多985高校之前,所有的培养环节都是为了更好的“折腾”学生,这一切的投入和用心程度都是许多高校望尘莫及的,也值得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学习和思考。他同时也强调到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落实正稳步推进,对非援建工作有条不紊的地开展。中国正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综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向社会输出优质的通识人才是每个高校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紧接着,唐杰教授就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先大类,再分流”的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他认为先大类培养有利于夯实学生学业基础,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经典阅读。唐杰教授表示,阅读不只是读,而是一种思维体系的培养。经典阅读能够深入文本语境,原汁原味地理解中西文明传统,把握人文社科基本问题与方法,在此过程中辅之以深度研讨与大量写作,强化教学过程,深度互动,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体验,能让师生学术共同体概念不断强化与深入。对于学生的实践服务意识培养,重庆大学博雅学院鼓励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长真才实学、体会国情民情,例如每个学生都会在大二暑假参与为期三周的田野调查,让学生深入生活。相较之下,移通学院和远景学院所践行的完满教育+通识教育育人模式涵盖范围与领域更加广泛,能更好激发学生公民意识与实践探索精神。书院制建设也是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目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面对书院制建设趋势,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就书院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也期望与重庆移通学院书持续交流,进一步夯实博雅学院书院制建设。

远景学院教师代表就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实行的“特色导师”制度及人文学科如何吸引理工科学生等具体问题向唐杰教授提问。唐杰教授结合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教学实际做出一一解答。

菩提树下对话学子,纵观远景展望未来

下午四点,重大博雅学院唐院长和博雅学院骨干教师,与重庆远景皮院长、山西远景高院长来到菩提书院,与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大学、晋中信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四所学校的学子在菩提树下展开交流,远景学院李梦瑶老师主持了活动。

活动由学生的发问展开。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向重庆大学的教授们进行提问。同学结合学校书院活动和完满及完满教育询问老师重大的情况,以及老师们对于完满教育的理解,如何与学习做好平衡。唐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综合的解答,认为“重大现在不是活动太多,而是活动太少,和你们相比,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的学生太专注于学术了,缺乏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对接,移通学院所有的完满活动都有其内在价值,能够构成你们以后共同的回忆,也能满足学校’培养未来中间力量管理者’的办学定位,这样的活动应该更多些才好”。接着,学生就“人文精神的内涵”、“经典阅读”必要性等问题向老师们进行了提问。各位老师先对“什么是人文主义”进行了概念性阐述,接着对挖掘人文精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表示“生活处处是人文”,并就如何发现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解答,唐老师尤其强调到人文的核心应该首先是“文”,有了“文”的加持,才能更好塑造人,深入浅出的解答,直击核心的对话,让在场师生振聋发聩。活动最后,由李梦瑶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

交流结束,同学们久久不愿意散去,和老师进行着持续讨论,对于远景学院的生活和学习,有太多的共鸣和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思考,专家们的到来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远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