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形式,新需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加强中德技术学院教师对立德树人意义的理解与立德树人的要义把握。4月7日下午,中德应用技术学院邀请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蒋青教授开展“卓越的修炼”主题讲座。讲座由双语教研室主任伍丽君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之初,蒋青教授谈到,作为高校教师,需要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以史为镜。从历史中了解教育的发展,找寻教师自身修炼的意义,从根本上理解习总书记教育强国的思想。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的大环境下,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随后,蒋青教授谈到了教师要时常进行教育反思。“教”为知识技能,“育”为品格修养。在蒋青教授看来,“育”应该大于“教”。从大部分学生所处的层次出发,学生们更需要人格培养。高校之高不在于知识之深,而在于修养之高。知识与修养塑造揉在一处,才符合移通学院培养理念——完满的人。对于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蒋青教授给出了答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三个关键环节。
同时蒋青教授也对课堂教学提出她的见地。她认为,教学不能只从学习任务出发,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只要学生有增量,那就是一个成功的课堂。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的教师90%以上都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学历高,专业知识系统,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但也需要注重教学经验积累。大家必须意识到,教师所教授的每一门课程都要承担育人责任,坚持构建课程思政。
面对老师们对于理工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发问。蒋青教授这样谈到:课程思政不应该是加法,是方法。不要局限在于马列主义的理论传达。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严谨思维及钻研精神的培养,在课程的延伸导入部分,实现文化浸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讲座最后,蒋青教授总结道,教师的卓越修炼应该体现在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实践三个方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坚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实现润物无声。
撰稿:胡方洋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供稿)
上一条:【双体系】英语生牵手小米,勇赴美好邂逅——双体学员北漂系列报道十六
下一条:【远景学院】协同育人,同向同行——远景学院导师系列培训之简历制作与指导专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