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学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虽未到校,但智能工程学院的学工工作仍旧有条不紊的进行。辅导员们坚守育人阵地,践行初心使命,结合完满教育,从“爱”出发,展开一系列工作。
1954,学风建设,正确引领多一点
网络课程成为疫情期间新型的授课模式,老师和同学们隔着屏幕开启新学期的征程。本月,智能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的辅导员们通过召开学风建设班会、班委会和重修答疑班会等,以此提升学生对网络课程和学业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正确履行角色职责,共覆盖全院1954名学生。
2019级辅导员刘桃采用腾讯课堂直播方式,从稳定出勤、升听课率、调生物钟、理学业规划方面重点叮嘱学生,养成好习惯,注重细节培养;2019级辅导员孙良顺利用班委会着重强调网课考勤问题;2017级和2018级的辅导员们则就学生的重修展开一对一、一对多的答疑解惑,其中2018级辅导员向姝从网络课程总体满意度、网络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和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检索等方面撰写问卷对学生进行调研,结合数据利用班会,重点有效的引领班级学风建设。
2595,日常与完满,保驾护航细一点
从1月份至今,智能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们把学生安危放在心上,坚持每日问候,每日提醒,每日宣传。本月,日常管理涵盖全院2595名学生,2016级到2019级的辅导员们排查班级重点学生,打卡提醒,及时上报数据,做好跟踪调查和疫情期间思想政治引领,事无巨细的帮助每一位同学。此外,2017级到2019级的辅导员们结合完满教育活动,以“闪耀移通”招生广告创意设计大赛为基点,进行完满活动的重点宣传,旨在使同学们修读学分之际,培养广泛兴趣,完善个人性格,提高自身技能,为未来蓄力。
1242+,云端连线,从爱出发暖一点
本月,各年级辅导员们纷纷走进直播间,围绕学生需求,召开着一场场特殊的年级会,让众多学子深受感动和鼓舞,共受益人次达1242+。
2019级辅导员刘桃以“捧一份感恩,献一份真情”为主题进行感恩教育,人生路上,感恩花开,只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老师的辛劳、朋友的可贵,从而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用行动传递爱意;2018级辅导员郭菲从大学生消费观出发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同学们的消费观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只有极少部分是超前消费甚至使用信贷产品。以此告诫同学们信贷产品日益增多,校园贷更是危险的诱惑,呼吁大家远离校园贷,从自身做起;2018级辅导员郭超然邀请到淬炼商学院廖进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教师)做客直播间,开展“‘新’疫情·‘心’防护”心理健康主题年级会。与学生互动做“五分钟放松训练”,缓解同学们因疫情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感。重温《教育部给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鼓励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勇于担当,做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提倡同学们书写“感恩成长日记”,以此克服焦虑、恐惧,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种种举措,使同学们感受到辅导员的温度。
1303,简历工作坊,就业指导强一点
疫情使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增强就业信心,毕业年级辅导员李凤和蓝剑锋就西部计划、选调生、重庆市空中双选会等给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思考,在了解同学们求职的意愿后,以就业成功案例引导同学们抓住线上求职机会、优化简历制作、提高简历投递频率、提升简历投递精准度。
为使大三大四学生顺利就业,2016级和2017级辅导员们对学生进行简历一对一辅导,愿助学生就业一臂之力,就业指导使1303名学生收获满满。辅导员吴家家在学生参加完“大学生面试技巧与礼仪”就业沙龙后,乘胜追击,针对性地对16名就业可能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简历指导;辅导员粟丹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简历制作内容讲解,结合就业形势和政策提升学生信心;辅导员张颖超针对参加院系“简历工作坊”活动的同学进行简历修改追踪,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一对一的修改,提出建议;辅导员李凤成立简历修改小组,以一对三的创新模式,助力学生就业。培训次数的增多,学生的能力增强,便能克服疫情中种种困难,获取最终的胜利。
现阶段,仍旧是疫情防控重要时期,不容许有任何怠慢和松懈。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团队将始终如一,以爱战“疫”,用温暖构筑学生成长的桥梁。
(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办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第二期:防疫情·暖人心·蓄力量
下一条:【商业读书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家毕然走进“商业读书会”在线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