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这意味着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已进入新阶段,预防成为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识教学部《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小组张田、龙霞、陈春彦三位教师,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堂为教育宣传平台,于12月1日,给学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课。
本次活动首先由任课教师张田重点讲述了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有效治疗方式等。张田老师向学生们准确传达了“红丝带”的意义。红丝带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学生通过本次课堂学习,加深了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树立了健康向上、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
本次活动的负责教师刘会表示:“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出现由高危人群快速转向普通人群的现象,在大学校园内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预防艾滋病,从而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通识教学部本次课堂活动意义重大,将通识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一位同学发言时说到:“以前,我对艾滋病不了解,感觉是个很可怕、羞耻的事情。通过这节课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这样的通识课让我耳目一新,也觉得更有意义。”
(通识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