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移通非遗】永不消逝的文化记忆――记云门天星老街调研

2016-11-28

11月2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彭伟老师带领十多位学生研究员到合川云门天星老街开展调研,就当地的建筑结构、民俗文化和老街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以影像与文字结合的方式,搜寻一座城市的记忆碎片。

 

 

变化中的老街

走进老街,一条布满了青苔的石板路已经磨得光滑,沉淀了岁月的痕迹,路的两旁矗立着明清时留下的老房子,放眼望去,处处透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据这里的老人描述,这里曾经是从合川到武胜、广安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和地下党也曾在这里待过,解放前这里也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居民陆续迁离老街,居民从曾经的300多人降到100多人,这条曾经繁华的老街也逐渐沉寂下来。现如今他们无法改善环境、修葺房屋,修缮街道以致老街渐渐衰败。

 

 

渐渐消逝的店铺

一路走来,街道两旁的店铺大都关闭着,曾经的店铺招牌也因为时间的关系老化掉了,令人庆幸的是,还有一家开设于80年代的五金店铺,见证了这条老街的兴衰,和这家五金铺一样坚强存在的还有一家民国时的豆花店,但和五金铺的萧条完全不同,这里一到中午,来这里光顾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品尝的不只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记忆。

 

 

发展中的校园

老街的尽头是曾经的天星小学,据当地居民所说,那里原来其实是一个寺庙,高大的石门上至今还留着古朴精美的雕刻,这里曾经也是香火鼎盛、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寺庙门口那棵老树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孤独无声地矗立在那,陪着老街经历了一百多年,见证了老街的兴衰,也见证了教育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天星小学从这破败的房子搬到了对面的新学校。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星古街之行也告一段落,但今日之旅却留下一系列的问题,老街不仅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的缩影,也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文化底蕴,沉淀了人们深深记忆,究竟该如何认识它们,如何让它继续发展下去成了我们每一个人最应该深思的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