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解答怎样学习、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掌握的知识等问题,我院特邀西北师范大学王太军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专题讲座——自然科学学习的“道”与“术”。讲座于12月18日下午四点在菩提讲堂举行,由赵丹老师做主持。
讲座在赵丹老师介绍了王太军副教授的研究领域以及所取得成就后正式切入主题,王教授的演讲主要从数理学习方法研究与远景学院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出发,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应用,为同学带来精彩的演讲。
王教授主要从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时代呼唤、自然科学学习的道与术、科学学习的注意与应用三个方面展开演讲。针对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王教授借一组时代变化经历的时间的数据说明了如今社会变革的迅速,并向同学们介绍了20项未来科技。除此之外,王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未来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人,包括身心强大的人、善于学习的人、跨界人才等,以此来告诉同学们要刻苦钻研,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王教授还与同学们互动,提出“人类笨不笨”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他特别强调瞄准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重中之重,人类应该学会与机器合作,才能长久发展。
对于科学学习的道与术方面。王教授首先用幽默的语气讲述了自身的经历,生动地向同学们解释了道与术的含义。然后告诉同学们,科学学习的“道”是面向未来,自我赋能。例举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企业管理人才的方法解释了赋能的含义,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最后,王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学习的“术”,即具体的学习方法,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
在科学学习的注意与应用方面,王教授指出了三点:第一,认真学好基础课程;第二,注意知识融会贯通;第三,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在注意知识融会贯通方面,王教授提醒同学们,要彻底弄懂公式符号背后的实际意义,要与学习中的问题死磕到底,他还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形容小问题堆积的严重性。在学完一些知识后,特别像物理这类学科,要及时巩固复习,逐类旁通。王教授还特意找出同学们高中时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然后巧妙地与数学思维结合起来,告诉同学们注重学科思维方法的迁移应用,生动地向同学们诠释了“道”与“术”的巧妙所在。最后,王教授还特别提醒同学们,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要擅长整理知识结构,并灵活地与后面所学的知识匹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短暂的讲座不仅仅是经验的分享,更是心灵的触碰。在生动幽默的讲座之后,王教授给同学们留出了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为本次讲座交流划上完美的句号。讲座虽结束,学习永远没结束,永远没有句号。
撰稿:韩英杰
摄影:张一凡、韩英杰
上一条:【竞技体育中心】竞技体育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报告会
下一条:【通识教育】落实战略定位,深化实践融合——记第一届博雅论坛(第三期)完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