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三下乡】历史荏苒,岁月静好——探寻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背后的故事

2020-07-07

 假如有人问你:“看到红领巾,你会想到什么?”你们会是怎样回答?假如有人这样问我,我一定会说:“我会想到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会想到革命先辈们那种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会想到……”

 红色文化代代传,为近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实践团第三组成员于7月6日上午来到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进行参观了解。园内包含5组抗战历史文物建筑,分别是高公馆、李根固旧居、刘湘公馆、国民参议院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集中展示了重庆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历史风貌,是抗战文化的新符号和新阐释。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便是李子坝石碉堡。斑驳的石墙上是岁月的痕迹,是革命先烈们挥洒汗水与热血的痕迹,也是后辈人民用心保护遗址的痕迹。在寻访途中,成员们偶遇当地热心市民,为我们近一步介绍了各个景点的背景,让成员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旧址背后的故事。

 李子坝的沧桑与铁血,被繁枝茂叶与姹紫嫣红代替。这里岁月静好,但在现代繁荣的都市里却是那么理所当然,轻轻行走在这硝烟散尽的嘉陵江畔,云雾缭绕的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寻访成员们在这里见证了历史的蜕变,回归了历史的初心,忘记一些,铭刻一些。

 雨后的午日更是凉爽,经过短暂的休息,实践团成员们开始了下午的行程,探访国民参政会旧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设置的最高咨询机关“国民参政会”的办公旧址。喧闹的城市中,有一栋二楼一底的中西式砖木建筑悄然隐匿在街区中,它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越过锈迹斑斑的栅栏,国民参政会旧址正庄严肃穆的矗立在那,看见它的那一刻,实践团成员们的劳累似乎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国民参政会由成立、发展到最后消亡的历史,反映了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的过程。重庆国民参政会旧址就是这一过程的历史见证。

 一天的探访,实践团成员们更加的了解重庆红色文化,在传播红色基因的道路上,我们刻不容缓。历史所见证的,一定有种叫做坚强的东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它定义了生存;而今,它指向了未来。未来的红色飘带上,一定会有着新青年的那一抹热血的红!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