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我校2019年新生研讨课答辩评选会议在艺术楼一楼8101会议室举行,校长助理尹浩亮、刘枚,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和申报答辩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卢中玲老师主持。
新生研讨课是面向大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小班研讨形式的课程。其教学模式无论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手段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这些课程多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围绕老师选定的专题,在老师-学生、学生-学生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对同学们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上的培养与训练。
答辩评选过程中,管理工程系陈明燕老师带来《献给大众的经济学》,从为新生提供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完满能力的发展三个目标,简要展示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思政教学部李阳老师的课程为《中国梦·中国复兴之路》,他以课程的由来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学校办学模式,解读中国复兴之路,想让新生们了解国情,感受时代,认同国家。他讲道:“学生在努力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还要准备好为民族复兴有所担当、有所贡献,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他为课程设计的主要课题有:中国实现复兴了吗?中国复兴之路是什么?中国复兴是否威胁世界和平?
通识教育部王妍老师带来了《心灵之旅》,她指出团体心理辅导员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性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她将课程计划分为新生适应、人际关系、压力管理、情商培养等八部分。她提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成长中的大学生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学生在团体活动的场合中与老师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消除过去的疑惑戒心,改进自己的态度,所以这是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进行一场贴近的心灵之旅。
《哲学家陪你读大学》是通识教育部李娇老师的申辩课题,她的教学目标是想带领学生走进哲学家的思想世界,解答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疑惑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会分析与表达,使学生掌握学习通识课程的方法。她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启发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这门课程独特的魅力。李娇老师说:“我希望这些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后能自助查阅资料,然后参与分享讨论并且提出关切问题,最后撰写学习心得。”
新生研讨课与一般课程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重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背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塑造学生的专业信仰,促进学生专业认知及专业归属感建立等重要方面,掌握观察问题的视角,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小时的答辩过程精彩纷呈,参赛教师富有教学经验,有意识地渗透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启发式、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呈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展示出我校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业务水平。
各评委根据申报人的基本情况、课程介绍等情况进行评选,后期,教务处将汇总并计算每门申报课程的得票情况,对拟通过名单进行公示。
本次答辩评选会的成功举行提供了教师间相互分享教学经验、沟通教学理念的交流平台;为2019级新生研讨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推动了我校新生研讨课的发展;有利于我校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宣传新闻中心 教务处)
上一条:297期|书院印象“拾童趣,忆童年”——共享鱼城社区之美第五期
下一条:【艺术修养】“麦动青春,舍放光彩” ——记外国语言文学系、智能工程学院第一届“行者好声音”寝室网络K歌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