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迎来开学第一课。艺术传媒学院全体老师经过前期对授课平台、授课方式的深入研讨及教学实战演练,整个学院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师们通过腾讯课堂、钉钉、雨课堂、学习通、云视讯等平台进行云端授课,并结合QQ群功能、录屏软件等方式辅助教学,全方位开启新学期网络教学的新模式,这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次全新的体验。
由于艺术传媒学院课程要求较为复杂,老师们根据各自的课程特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确保课程教学的切实有效,总体授课情况良好。
动画专业王芳老师的《动画设计原理与技法》,课前下载电子教材分享给学生,并运用图像处理方法,在电子教材上给同学们划拨重点,帮助同学们尽早进入学习状态,课后,则通过论坛的形式收集学生问题,逐一解答,并录制成视频,线上滚动播放,做到课上及时解答,课下跟踪反馈;在《传播学概论》课程授课过程中,胡巾煌老师采用一节录播一节直播的形式,上课前同学先看事先录好的视频提前预习,直播时直接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并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借助钉钉会议和学生建立视频连线互动。
在保证网络授课的时效性、创新性的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规范性问题也是老师们关注的要点。艺术传媒学院李轶天副院长提到:“作为艺术传媒学院,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线上教学,在授课方式和模式上要多样化、创新化,借助网络平台搭建教学传递。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知识点讲解详尽、课堂氛围活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可以广泛听取来自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网课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而不是流于形式。艺术类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疫情期间开启更有质量的课堂教学。”
艺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龚晓雪说:“通过近几天对多门直播课程的听取,我院多数老师对本次线上教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预案,线上教学开展得都比较顺利。但就直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环节设置的多样性,避免讲解时间过长。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多段,就相关的知识点设置提问、考核、实操等互动环节,并加强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管理,做好过程记录,可以将学生线上互动的参与度纳入到平时成绩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夯实课程教学质量。”
为保证网络课堂的有序进行,教师也做足了准备工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斯雯老师购置了直播专用设备,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授课环境;动画专业刘根良老师为了保证授课的流畅,上课之前,多次预演了,避免在直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出现惊手忙脚乱的情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闫公博老师授课之前多次熟悉授课的内容、流程,做到语言表达清晰连贯。
艺术传媒学院各教研室也分别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的形式就开学第一周的课程从授课软件的使用情况、教学管理及学生反馈等方面做了交流总结。会议过程中,老师们对开学第一周的上课情况做出了经验分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廖国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雨课堂更关注课堂反馈的实时性,支持弹幕功能,更适合于视频类和理论类的课程;动画专业袁梦茹老师提出“钉钉”的课程回放功能及视频会议功能,能让大部分学生会看课上不懂或错过得地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杨帆老师使用的腾讯课堂操作相对简便,易上手,功能相对较全面,非常适合实践课程的授课模式;针对课堂管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李如冰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点名、连麦互动,QQ群提交课上练习的方式,尽量做到每个时间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避免点名签到的形式单一,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的心理。
艺术传媒学院的开学第一课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新鲜的体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疫情期间,教师努力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撰稿:闫公博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思政教学部】隔着屏幕的温度——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线上教学纪实
下一条:【移通战疫】应“疫”而变 但传统不变——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期工作部署网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