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资讯

第七期缤果艺苑唱聊会杂谈——李波与他的重庆孩子

2016-11-30

11月23日,缤果艺苑第七期有幸邀请到重庆著名本土唱作人——重庆孩子乐队主唱李波老师做客缤果大剧院。本次缤果艺苑唱聊会的主持人是来自艺术教育中心的梁英男老师。作为艺术教师,其专业的基础与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与李波老师聊得很深入,为本次畅聊会增色不少。

“古色古香的瓷器口

高楼林立的解放碑

通远门外望着城墙

朝天门边放着风筝

…………”

一开场,李波老师带着些重庆方言味道的歌曲《渝调》,瞬间把我们带到了重庆主城的各个“kakaguoguo“。这是一首反映了重庆风土民情的歌,一首重庆人都应该去听一听的歌。

交流问答环节:

Q:怎么走上音乐的道路?

A:我曾经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大笑),可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理科男。大学里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专研音乐。毕业后到重庆广电当了10年音乐编辑,但最后,我还是辞去工作走上了职业音乐人这条路,因为,我喜欢纯粹的做音乐。

Q:在您音乐创作时,是如何用音乐去表现一些感受比如说画面感?

A:用一些音乐气质比较明显的东西,比如大和弦的明亮。同时加入一些色彩和弦。《渝调》这首歌,就加入了一些民间元素如川剧等。通过不同的音韵、技巧和多元素就可以表现出来心中所想的画面。创作一首好的歌曲,首先你要有故事情景和歌词;要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在歌词韵脚上做一些文章;旋律方面以自己的想法修饰或重塑,放下包袱,真心去做音乐。

李波老师与同学们的聊天:

Q:对于组建乐队,技术好和性格相合哪个更重要?

A:看你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组建乐队成员的性格是很重要的。但你如果想要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就需要过硬的技术了。

Q:为了音乐制作您学习了什么?

A:这个我要学习的东西就太多了。关于音乐制作的整条“生产线”我都有涉猎。我的第一张专辑公司给的预算很低,就自己动手去学习一下软件,去思考怎么做才能表达得更完美,然后拍摄,后期,这一系列做下来自己的收获也不小,而且自己做出来的音乐和mv更合心意。

    Q:创作的时候怎样可以做到抓住灵感?

A:《晚霞》这首歌我只用了五分钟就完成了创作,灵感很重要。有了灵感后再去乐器上演奏的时候,创作的动力油然而生。但灵感需要你不断地练习,不断的强化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思维去追寻创作的灵感,而练习的成果就是你捕捉灵感的网。

李老师很严肃的说:“偏离自己审美的音乐不做,做音乐的功利心不能太重”。他对音乐的真诚,是我们每一个追寻音乐的“孩子”都应该借鉴的。李波老师表示如果同学们有好的音乐想法可以找他交流,他随时欢迎。

唱聊会随着李波老师签名CD的赠送完毕,本次缤果艺苑就到此结束了。无论如何,一路的泥泞坑洼,一路的峰回路转,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得,请始终相信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努力之后终会成功。愿李波老师的音乐道路越走越好!真心地期待重庆本土的原创音乐越来越棒!

“艺术,可以是表现,也可以自娱,甚至陈述生命性情。音乐也是如此,表现是吐露的自我;自娱是随性的自己;生命情性,则直指内在的自身   由内而外,一层层逼生命的核心,看艺术,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点;谈表现,就有真假;只自娱,也难免轻忽;但涉及生命情性,就只能真,只能诚,只能用心。而要能如此,靠的不只是对艺术的热情,更涉及生命的关照与体验”。——梁英男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校乐团撰稿)